AI技术

AI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模拟和实现人类智能的计算技术,涉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AI技术使得计算机和机器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感知、学习、推理和决策。通过不断分析和学习大量数据,AI技术可以在没有明确编程的情况下完成任务,例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AI技术在医疗、金融、教育、零售等多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AI有多接近你,你又有多害怕AI

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进日常生活,而人们一边享用一边恐惧。日前,英国《自然·展望》杂志发表长文,叙述了人工智能正逐渐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人们正一边享用一边恐惧着,这种情绪下,正在大力推动下一场自动化变革的技术人员则需要直面一个严肃的议题:公众接下来究竟想要什么。

想成为AI时代的“硬核玩家”,这8条预判你不得不知

深度学习对社会和个人的生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方式也是难以想象的。未来若干年,它又将如何影响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让深度学习为个人和生产赋能,发挥作用呢?神经网络的先驱、全球AI专业会议NIPS基金会主席特伦斯·谢诺夫斯基在其新书《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中,首次以亲历者视角,前瞻性的提出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8大重要预判。

三大阶段,四大领域,详解你不知道的AIoT!

AIoT即AI+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及应用将AI与IoT结合到了一起,AIoT已经成为各大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最佳通道,也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AIoT列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AIoT已然成为了物联网行业的热门词汇,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AI读心术:计算机是如何还原脑电波的?

对于更多缺乏发声能力的普通人(比如中风患者、植物人等)来说,无法与正常人交流的他们,生命已然停滞。技术能帮助他们“言其所不能言”,提高生活质量吗?
答案是肯定的。科学家们正试图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自动“显形”。通过计算机,将大脑中的所思所想转换成语音说出来,这种“读心术”距离现实究竟还有多远?

2018十大人工智能经典语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如果要重新阅读2018年人工智能发展,“经典语录”是一种十分好的形式。“语录”虽简洁,但字字可深读;之所谓“经典”,固然是要能引起共鸣、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

本文筛选了十位人工智能顶尖大佬在2018年的讲话精选,从学术研究、行业应用、人性等方面全面诠释人工智能现状。

1、谷歌CEO Pichai接受MSNBC采访

AI将给人类带来革命性意义,甚至会比电或者火带来更深远的影响。虽然火是好东西,但火也会杀死人。人们学会了利用火来造福人类,但我们也必须学会避免火带来的灾难。

现在人们提到如何在数字化社会找到工作机会时,经常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代码’。在过去十几年中数字技术的发展都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上。写代码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投资的一项重要技能。但在数字技术领域还有更大的潜在机会,在过去很大程度上未被开发出来。有一些技能在五年前并不存在,但今天的工作者则需要掌握这些技能。在二三十年前,人们接受教育之后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但对当下这个时代出生的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必须保持终生学习。

AI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未来会有感情?三位AI专家这样说

人工智能究竟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困扰了人类数千年的未解之谜,能否依靠人工智能来解决?人工智能未来是否会具有逻辑思维,并会对人类产生威胁?近日,在中央电视台大型科学挑战类节目《机智过人》录制现场,腾讯科技带着这些问题对话中科院院士张旭、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语音智能研究专家胡郁等权威专家,就人工智能的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人工智能就是要解决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

1997年,人工智能“深蓝”在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特洛夫;2016年和2017年,阿尔法狗又接连以压倒性优势战胜了李世石和柯洁;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两季的《机智过人》节目上,诸多人工智能产品在接受人类检验的过程当中也展现出了惊人的能力。

但人类似乎并不感到满意,因为人工智能击败的选手,尽管出类拔萃,但并不意味着达到了人类的极限。而在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还有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世界难题横亘在人类面前,对于这些难题,人工智能是否有希望解决?

对此,王坚对腾讯科技表示,人工智能就是要解决人类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好像摄像头并不是人的眼睛,但它却可以捕捉到更多的信息。比如《机智过人》先锋盛典里面提到的城市大脑,就是要去解决今天人类自身不能解决的城市问题。

入行 AI 的几个常见问题

作为 AI 从业者,笔者经常被问及关于入行或转行 AI 的问题,其中颇有一些高频重复出现,今天总结出来几个,供大家参考。

问题1:年龄偏大了,而且之前也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怎么才能转行做 AI?

这个问题经常被问到。有不少朋友,工作了几年之后,想转向 AI 技术岗位。但感觉自己年纪比较大了,或者有生活压力,考全日制的研究生不太现实。

偏偏大多数公司招 AI 工程师的时候,要求应聘者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等学术背书。作为转行者,应该怎样提高专业背景?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的建议是:从自己原来的专业领域入手。

比如,一位原本制造业的自动化工程师,肯定对各种工业生产设备比较熟悉,了解各种各样的电机、传感器,知道这些设备输出信号的物理含义。

那么,当工业领域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时,自动化工程师在特征工程方面就具备了相当的优势,这些领域知识,不是纯粹搞机器学习的人能比的。

至少在现阶段,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实际落地都以数据为主——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值拿去运算,比把运算本身(算法)做得精巧要来的重要。

AI+安防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落地应用现状与趋势浅析

随着城市逐步从以工业生产为主向知识、信息、智慧枢纽和集散地为主的方向转变,中心城市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智慧产业的吸引力迅速增强,逐步成为产品设计、研发、管控、营销、服务的聚集地,逐步演进为信息与知识生产、使用和集散的中心。

在全球信息化f趋势和“智慧地球”理念的推动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并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的战略途径。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对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创新理念。

使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善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并不是新鲜的想法。事实上,国外一直在努力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智慧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核心特征是将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我国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深圳、南京、宁波等地纷纷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意在抢占先发优势。

发改委联合八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务院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19个城市群。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表现在单个城市层面上,而且还出现了以城市群为特征的更大范围的智慧化建设。

德勤2019年9大科技趋势预测:中国科技实力将全球凸显

近日,全球最大会计和金融服务公司之一德勤(Deloitte)预测了2019年的9大科技趋势,具体如下。

1、智能扬声器快速增长且价格降低

德勤预测,2019年将售出1.64亿台智能扬声器,平均价格为43美元。2018年该行业总收入为43亿美元,明年这一数字将增长63%。到2018年底,家庭智能扬声器数量预计将达到2.5亿台。

2、5G网络到来

德勤预测明年5G网络将出现。更准确地说,25家运营商将在明年推出5G服务,另外25家将在2020年推出。

目前,72家运营商正在测试5G网络。德勤预测2019年将售出超过100万部的5G手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1500万至2000万部。德勤还预测2019年将售出100万部5G调制解调器。

“这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是5G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体验和与他人的互动。这对要求更好的性能、更多的内容访问渠道的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德勤的美国电信、媒体和娱乐部门负责人Kevin Westcott表示,“更快的速度和更短的延迟将在多个领域(从增强现实到娱乐再到医疗和智能城市)创造全新的消费者体验。”

3、AI将让更多企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