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四)维特比算法解码隐藏状态序列

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一)HMM模型

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二)前向后向算法评估观察序列概率

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三)鲍姆-韦尔奇算法求解HMM参数

在本篇我们会讨论HMM模型最后一个问题的求解,即即给定模型和观测序列,求给定观测序列条件下,最可能出现的对应的隐藏状态序列。在阅读本篇前,建议先阅读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以熟悉HMM模型。

HMM模型的解码问题最常用的算法是维特比算法,当然也有其他的算法可以求解这个问题。同时维特比算法是一个通用的求序列最短路径的动态规划算法,也可以用于很多其他问题。

本文关注于用维特比算法来解码HMM的的最可能隐藏状态序列。

1. HMM最可能隐藏状态序列求解概述

在HMM模型的解码问题中,给定模型 λ = ( A , B , Π ) 和观测序列 O = { o1 , o2 , ... oT } ,求给定观测序列 O 条件下,最可能出现的对应的状态序列, 即 P ( I ∗ | O ) 要最大化。

一个可能的近似解法是求出观测序列O在每个时刻t最可能的隐藏状态然后得到一个近似的隐藏状态序列。要这样近似求解不难,利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二)前向后向算法评估观察序列概率中第五节的定义:在给定模型 λ 和观测序列 O 时,在时刻 t 处于状态 qi 的概率是 γt( i ) ,这个概率可以通过HMM的前向算法与后向算法计算。这样我们有:


近似算法很简单,但是却不能保证预测的状态序列是整体是最可能的状态序列,因为预测的状态序列中某些相邻的隐藏状态可能存在转移概率为0的情况。

而维特比算法可以将HMM的状态序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避免近似算法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维特比算法进行HMM解码的方法。

2. 维特比算法概述

维特比算法是一个通用的解码算法,是基于动态规划的求序列最短路径的方法。

既然是动态规划算法,那么就需要找到合适的局部状态,以及局部状态的递推公式。在HMM中,维特比算法定义了两个局部状态用于递推。

第一个局部状态是在时刻 t 隐藏状态为 i 所有可能的状态转移路径 i1 , i2 , ...it 中的概率最大值。记为 δt( i ) :


由 δt( i ) 的定义可以得到 δ 的递推表达式:


第二个局部状态由第一个局部状态递推得到。我们定义在时刻t隐藏状态为i的所有单个状态转移路径 ( i1 , i2 , ... , it−1 , i ) 中概率最大的转移路径中第t−1个节点的隐藏状态为 Ψt( i ) , 其递推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有了这两个局部状态,我们就可以从时刻0一直递推到时刻T,然后利用Ψt(i)记录的前一个最可能的状态节点回溯,直到找到最优的隐藏状态序列。

3. 维特比算法流程总结

现在我们来总结下维特比算法的流程:

输入:HMM模型 λ = ( A , B , Π ) ,观测序列 O = ( o1 , o2 , ... oT )

输出:最有可能的隐藏状态序列

1)初始化局部状态:


2) 进行动态规划递推时刻t=2,3,...T时刻的局部状态:


3) 计算时刻T最大的 δT( i ) ,即为最可能隐藏状态序列出现的概率。计算时刻T最大的 Ψt( i ) , 即为时刻T最可能的隐藏状态。


4) 利用局部状态 Ψ ( i ) 开始回溯。对于 t = T−1 , T−2 , ... , 1 :


最终得到最有可能的隐藏状态序列

4. HMM维特比算法求解实例

下面我们仍然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一)HMM模型中盒子与球的例子来看看HMM维特比算法求解。

我们的观察集合是:


我们的状态集合是:


而观察序列和状态序列的长度为3.

初始状态分布为:


状态转移概率分布矩阵为:


观测状态概率矩阵为:


球的颜色的观测序列:


按照我们上一节的维特比算法,首先需要得到三个隐藏状态在时刻1时对应的各自两个局部状态,此时观测状态为1:


现在开始递推三个隐藏状态在时刻2时对应的各自两个局部状态,此时观测状态为2:


继续递推三个隐藏状态在时刻3时对应的各自两个局部状态,此时观测状态为1:



5. HMM模型维特比算法总结

如果大家看过之前写的文本挖掘的分词原理中的维特比算法,就会发现这两篇之中的维特比算法稍有不同。主要原因是在中文分词时,我们没有观察状态和隐藏状态的区别,只有一种状态。但是维特比算法的核心是定义动态规划的局部状态与局部递推公式,这一点在中文分词维特比算法和HMM的维特比算法是相同的,也是维特比算法的精华所在。

维特比算法也是寻找序列最短路径的一个通用方法,和dijkstra算法有些类似,但是dijkstra算法并没有使用动态规划,而是贪心算法。同时维特比算法仅仅局限于求序列最短路径,而dijkstra算法是通用的求最短路径的方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沟通交流: liujianping-ok@163.com
本文转自:博客园 - 刘建平Pinard,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