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20年将是移动出行决定性的一年
demi 在 周三, 05/20/2020 - 10:36 提交
2020年可能还不会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但会带来一系列进展和行业变革,使我们更接近无人驾驶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因素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移动出行。
无人驾驶是指通过人工智能、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开发出能够自动完成驾驶任务的汽车系统。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感知周围环境,识别交通标志、行人、障碍物等,并做出实时决策,实现自我驾驶而无需人为干预。无人驾驶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自动感知、路径规划、决策执行等,能够显著提高驾驶安全性、交通效率,并减少人为驾驶错误。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正逐渐成为现实。
2020年可能还不会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但会带来一系列进展和行业变革,使我们更接近无人驾驶的梦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因素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移动出行。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速度之快,主要依靠汽车智能化进程的加快。其不仅具有传统的转向、加减速等功能,更包括环境感知、高精度定位、决策规划以及运动控制等功能,能够依靠这些先进的技术来达到人类驾驶行为的要求。
感知(Perception):主要涉及的技术点包括场景理解、交通状况分析、路面检测、空间检测、障碍物检测、行人检测、路沿检测、车道检测。还有一个比较新颖有趣的是通过胎压去检测道路质量。在无人驾驶行业,有一套通用的数据集——KITTI数据集,里面有不同的数据,包括双目视觉的数据、定位导航的数据等。
无人驾驶,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已经是目前也是未来十年最火热的浪潮了,但在中国,路况要复杂得多,法律法规也更加的严谨,那在中国的无人驾驶行业有哪些痛点呢?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所有这些问题。我们还将探讨AI如何帮助改进自动驾驶汽车,AI开发人员在这场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的未来。
无人驾驶汽车,又称自动驾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运输动力的无人地面载具。我们理想的无人驾驶汽车是无需人类操作即能从地点A行驶到地点B,不管途中环境多复杂天气多恶劣都由机器自己完成。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在于无人驾驶技术,如果说汽车工业是制造业的皇冠,那么无人驾驶技术就是皇冠上的明珠。
目前看来,自动驾驶过程中令人担忧的一点是,驾驶员可能因此会变成“局外人”,比如测试中系统并未要求其主动监控车辆的驾驶情况、做决策或提供实际的驾驶操作。这就降低了驾驶过程中对环境要素及道路事件的感知与了解,也降低了驾驶人员对未来的交通情况所做出的必要预判,即所谓的“情境感知”。
许多消费者认为只有当无人驾驶做到「绝对安全」时才能被广泛应用,甚至进入法律。关于这一点,之前有文章已经提到,无人驾驶更切合实际的标准应该是比人类驾驶水平足够优秀即可,因为无人驾驶不可能做到「绝对安全」。
当“自动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两个词频频被大众所提及,有关自动驾驶等方面的消息便一直成为一种神奇的力量,引导着大家对未来交通抱有无尽的幻想和各种猜测。
无人驾驶汽车搭载了数百个传感器,是它们将车辆周围的物理世界转化成了数字信号。就拿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雷达、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来说,没有它们车辆就无法获得 720 度的视野( 包括水平和垂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