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驾驶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无人驾驶,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已经是目前也是未来十年最火热的浪潮了,但在中国,路况要复杂得多,法律法规也更加的严谨,那在中国的无人驾驶行业有哪些痛点呢?

1. 缺少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撑

目前,针对无人驾驶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的道路交通法规不能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行车条件,人与车的法律责任认定存在模糊地带,民事、刑事、保险责任认定、违章处罚等还没有全国性的立法依据;无人驾驶汽车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也存在缺失。

2. 产业资源比较分散

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平台牵头部门多,资源不聚焦。

3. 城市环境下的无人驾驶挑战

低级别的智能汽车可以较好的实现高速及郊区道路的辅助驾驶等,但对于城市道路的辅助程度依然有限,无人驾驶在这方面的挑战更是巨大。

4. 基础设施及环境配套不足

首先,当前智能道路设施的普及率并不高,大量在建基础设施缺乏对专用路测通信系统等网络设施的顶层设计与部署,车、人、路之间不能互联互通,无法满足路测和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要求。其次,面向无人驾驶汽车的数据交互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不同车辆、企业、行业管理之间的平台数据难以实现互联互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此外,目前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尚不能提供覆盖主要路网的高精度数字地图定位服务,难以匹配无人驾驶汽车的应用场景,也是掣肘无人驾驶技术高阶化演进的门槛之一。

来源:机器人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