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数据压缩原理
demi 在 周日, 05/05/2019 - 13:45 提交
由于图像数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冗余,所以使得数据的压缩成为可能。信息论的创始人Shannon提出把数据看作是信息和冗余度(redundancy)的组合。所谓冗余度,是由于一副图像的各像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可利用一些编码的方法删去它们,从而达到减少冗余压缩数据的目的。为了去掉数据中的冗余,常常要考虑信号源的统计特性,或建立信号源的统计模型。
图像的冗余包括以下几种:
(1)空间冗余:像素点之间的相关性。
(2)时间冗余:活动图像的两个连续帧之间的冗余。
(3)信息熵冗余:单位信息量大于其熵。
(4)结构冗余:图像的区域上存在非常强的纹理结构。
(5)知识冗余:有固定的结构,如人的头像。
(6)视觉冗余:某些图像的失真是人眼不易觉察的。
压缩原理
对数字图像进行压缩通常利用两个基本原理:
(1) 数字图像的相关性。
在图像的同一行相邻像素之间、活动图像的相邻帧的对应像素之间往往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去除或减少这些相关性,也就去除或减少图像信息中的冗余度,即实现了对数字图像的压缩。
(2) 人的视觉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