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会取代人工翻译吗?
demi 在 周一, 10/22/2018 - 10:06 提交
虽然 AI 语音翻译已经应用到了不少生活、工作场景,但不得不说,AI 也许在国际象棋、自动驾驶、诊断癌症、射击罚球和预测农作物产量等方面优于人类,但是当涉及到翻译和口译时,它还是没法完全取代人类大脑。
其一,语言是主观的。
人工智能通常擅长做客观现实的任务。无论是识别数据集中难以捉摸的信号模式,还是导航复杂的路况,机器在面对决策制定的、明确的数学或物理规则时,都能发挥最佳作用。
相比之下,自然语言是由人类群体发明的,用于彼此交流的主观结构。它们有类似规则的行为(例如语法),但这些规则仅基于惯例,而不是客观现实,并且它们存在随机性、且在不断发展。
人类在识别肿瘤,或判断信用风险上也许没什么优势,但我们在自然语言上拥有“天然”的“最终权威”。此权限反映在评估机器翻译算法的选择度量标准中,机器翻译越接近专业的人工翻译,就越好。
人工翻译不只是设定标准,它必然也是标准。
其二,大数据没什么幽默感。
任何翻译都会告诉你笑话、双关语和狡猾的暗示(以及细致入微的文化参考),这也是克服语言障碍的最困难的部分。而且没有它们,我们的表达质量就会变得更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