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能座舱十大前瞻趋势

来源: JDPower君迪


当前,汽车产业变革路径正向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不断推进。智能座舱作为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用户的用车体验有着极为直观的影响。依托“华舆奖”评选,J.D. Power|君迪与同济大学HVR Lab从用户体验、技术配置、人机交互、安全性、场景智能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以不同的视角洞察智能座舱新趋势。


趋势一:设计的灵活性带来座舱布置新方向

可滑动的中央屏幕开启了智能座舱布置的新方向。在当前汽车市场车型内卷严重,价格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控制成本成为所有主机厂的重中之重。在控制硬件数量,利用设计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达到与更多硬件类似的用户体验是值得主机厂去尝试的新思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看,可移动的中控屏在副驾屏幕的使用和体验上完全不逊于固定副驾屏幕,这一点从用户体验研究中可以得到佐证。


趋势二:HUD拓展的新技术赋予智能座舱新高度和宽度

传统HUD的主要功能是将行车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驾驶者可以在不偏移视线的情况下获取行车信息,保证驾车的安全性。HUD的广泛使用将会大幅度压缩仪表屏的大小,甚至完全取代仪表屏。取消仪表屏后座舱的设计将会更加灵活,空间布置更游刃有余。同时,除了VR实景导航和实时显示行车信息外,HUD将会被赋予更多的功能,例如夜间增强显示,兴趣点实时显示,视频投影屏幕等等,这些新功能将会极大的增强用户的行车安全,提升用户用车体验。


趋势三:副驾屏可以不是鸡肋,而是点睛之笔

从消费者研究中看,副驾屏幕并不是必备品,对于没有配备副驾屏幕的车型来说,只要座舱体验良好,消费者仍然会给与很高的评价。如果配备了副驾屏幕,那么消费者对于副驾屏幕还是有一定要求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屏幕尺寸。对于专注于副驾娱乐的功能,提供较大的屏幕能提高播放视频的体验是消费者一项基本需求,那些提供了副驾屏幕但是尺寸相对有限的车型,对于副驾屏幕的消费者体验都不甚理想,即使提供了全尺寸副驾屏幕的车型来说,屏幕素质(分辨率、刷新率等)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评价,只有全尺寸加上良好的屏幕素质的副驾屏幕才有可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趋势四:多元化发展下,千人千面的创新体验和完美体验

从目前市场看,在智能座舱消费者体验方面,新势力品牌以其先进的车机理念和成熟的设计思路仍然在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方面处于第一梯队,同时其它品牌通过功能创新和聚焦特定人群的方式正在逐步缩小与第一集团的差距,某些品牌甚至在用户体验方面已经超越了第一集团。一方面,部分主机厂在不断的优化现有功能,期望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好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部分主机厂提供创新的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使用体验,两者在此次华舆奖中均获得不错的消费者反馈,所以根本点取决于是否能够击中目标人群的痛点。


趋势五:空调和座椅的人性化体验突破指日可待

从此次华舆奖参选车型以及市场趋势看,主机厂都努力在空调和座椅方面加大投入,希望能够在这两方面产生差异化并提供给消费者更舒适的感受。空调方面,如然系统将空调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提供车内乘员更加贴近自然风的体验,根据乘员需求主动进行调节,符合智能化空调的发展方向。座椅方面,零重力座椅越来越成为主流,各座椅之间不同的组合搭配为车内乘员提供了灵活的空间使用,适应不同的场景需求。我们相信,空调和座椅将很快迎来更加突破性的发展。


趋势六:日益丰富的功能与信息始终要以行车安全为前提

随着汽车智能座舱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与驾驶无关的娱乐与生活服务功能进入到了车内,让座舱成为了一个真正第三空间。但是,其中很多功能需要驾驶员长时间注视屏幕, 会造成极大的视觉分心, 应该在行车过程中限制使用。例如, 在车内播放电影、刷短视频时, 必然需要用户长时间注视屏幕来观看。

在进行智能座舱设计时,需要对那些与驾驶无关的、有巨大视觉分心隐患的功能进行筛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 中控屏、仪表屏上不能出现需要驾驶员长时间注视的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观看视频、玩有动态画面的游戏、阅读无优先级排序的长列表(如餐厅菜单、新闻、微博等)。对这些功能的限制,不仅要针对车机内原生的相关应用,还需要针对车机网页浏览器、手机-车机投屏等其他形式的应用。


趋势七:虚拟界面与真实环境相互叠加,带来虚实结合新世界

数字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融合,让人们在其中享受无缝的自由体验。在智能座舱中,虚拟界面与真实环境相互叠加可以把外界的环境同步投射在屏幕中的三维画面中,例如将雨雪、日落等真实环境显示出来,或者将周围车辆的状态展现出来。虚实叠加还可以通过AR-HUD把虚拟的画面投射在真实场景的视野之内,例如将导航信息、ADAS警示信息、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投射出来,叠加在真实的物体之上,让用户无需低头、无需进行认知匹配,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这些信息。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为虚实叠加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一方面,AI可以更加准确、提前地判断出用户的意图,筛选出必要的显示信息。另一方面,AI可以通过感知用户和环境的状态,生成出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和氛围,例如与心情、天气、周围建筑相匹配的屏幕壁纸。


趋势八:交互界面与内饰造型和谐共融,形成品牌独有基因

人机交互系统给汽车座舱带来了丰富的功能和创新的体验,但也给智能座舱设计带来了同质化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车型使用15~16英寸的横向悬浮中控屏,让座舱的设计千篇一律。未来的智能座舱,会更多地考虑屏幕与内饰造型的关系,在保证交互系统可用性的同时,让屏幕成为内饰的构成,让内饰成为屏幕的延续,并做到品牌之间的差异化。

为了实现交互界面与内饰造型和谐共融,异形屏、曲面屏是重要的设计方法之一。由于汽车内饰的造型常常呈现出复杂的曲面和曲线,一块方形的平面屏幕就容易显得格格不入。这时,异形屏可以与内饰的曲线相呼应,曲面屏也可以成为内饰曲面的一部分。而在屏幕的界面之中,色彩、图形的设计也应当考虑与内饰本身相呼应,让智能座舱成为一个完整的、不割裂的空间。


趋势九:自然交互模态赋能座舱体验,实现无感交互

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向之一是自然交互,即通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式,尤其是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来与机器进行交互。除已经较为普及的语音交互,在座舱内潜力巨大的自然交互还包括手势交互、眼动交互、头姿交互、表情交互、唇语交互等。这些新的交互方式可让用户在车内的体验更加自然化、直觉化,从而降低学习成本和认知负荷。

这些自然交互(语音除外)所传递的信息精度通常不高,一般无法独立地完成较为复杂的交互任务。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些自然交互模态与现有的交互方式相结合,例如语音+手势交互、按键+眼动交互等。优秀的舱内自然交互不仅需要传感器拥有较高的探测精度,更需要富有想象力的多模态融合交互的设计,赋能现有交互,让其体验更进一步。

优秀的自然交互也离不开AI技术的加持。仅通过传感器和简单的算法,有时很难精确地识别用户的动作,并判断交互的起点和终点,所以我们还需要利用AI技术,将用户的行为放在特定的环境与上下文之中,进行预判和校准。


趋势十:AIGC技术进入车内,扩展智能座舱新场景

在智能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特别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们与汽车的交互方式。AIGC在汽车中的应用场景远远超出了简单迁移其他领域的功能。该技术需要能够理解和适应出行环境的特殊性。

AIGC技术在行程规划方面的应用具有革命性意义。通过综合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历史偏好以及实时路况,AIGC能够提供定制化的出行建议。例如,它可以推荐符合用户口味的餐厅,或者根据实时交通状况优化行程路线。这种个性化服务不仅提高了驾驶体验,也使得每次出行都成为独特的记忆。AIGC在智能座舱中还可以对用户需求进行即时理解和响应。无论是语音助手的唤醒还是手势控制的实现,AIGC都能迅速分析用户的意图和上下文,提供相应的服务。例如,当用户询问附近的餐厅时,AIGC不仅能提供列表,还能根据用户过往的选择推荐符合口味的餐厅。这些应用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也是对数据解读和应用的创新。


本文转自:JDPower君迪,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支持转载,请联系小编demi@eetrend.com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