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 Translation
原作者 Anmol Saxena
译者 赵亮
外面正在下雨,你躺在床上,抱着你最喜欢的书,听着你最喜欢的音乐,此时的音乐非常适合外面的天气和当前的活动。而这首音乐很有可能是你的音乐应用程序推荐给你的。
而音乐科技公司(比如腾讯支持的Joox、QQ音乐、KKBox等)在向听众提供的大量地区音乐、盈利模式等同时,似乎有着不同的价值主张…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音乐技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核心音乐媒体应用中人工智能的使用率在上升,其中有一些明显的原因,也有一些不那么明显的原因:
1. 人工智能通过个性化的播放列表增加了听众的体验
过去:
每个艺术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个性,并通过他们的音乐来表现出来—虽然有些人喜欢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爵士风格,但也有些人每次会被猫王演唱的情歌所融化。一些人喜欢甲壳虫乐队的音乐,也有一些人更喜爱大门乐队。
目前:
Joox、QQ音乐和酷狗音乐等音乐流媒体公司一直在使用人工智能来分析听众的偏好,并个性化的为客户推荐其特别策划的播放列表。
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通过人工智能的“推荐引擎”来分析听众的历史播放并推荐新歌。
未来:
虽然人工智能现在被用于提供推荐,但我认为,未来音乐流媒体行业很有可能会尝试提供一些新功能,比如:读取心率、压力等级、呼吸频率,甚至是来自可穿戴设备的神经信号。该功能可能就是基于了生物特征和生理的信号。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挤满了人的地铁里、赶着去办公室的路上等场景,这些让你感到焦虑。但是戴在耳朵上的小设备可以识别出你的焦虑,并播放你最喜欢的艺术家的音乐,其旋律更柔和、更平静。
合理的反馈机制可以自动提示这段柔和的旋律是如何影响你健康的生命体征,并进一步改善音乐,以提供更多的治疗结果。
还有一种可能性,人工智能将能够改变歌曲的旋律,流派,音调质量,和声节奏等,以适应你的身体器官,尝试在本质上“治愈”你。
这可能是下一波人工智能实现音乐个性化的浪潮。
2. 人工智能打破了无限选择的范式:
过去:
要在家里听音乐,听众必须购买12英寸的黑胶唱片,每遍也只能播放大约22分钟的音乐,乙烯基很贵。而听众也只知道和消费当地艺术家创作的音乐。
随着广播媒体的大规模商业化,艺术家们开始创作较短的3-7分钟的歌曲,这样更容易在广播中播放。
随之而来的是专辑被录制并以CD和DVD的形式出售的时代。
互联网的民主化和音乐产业的转折点是按歌曲付费的商业化(苹果公司在本世纪初的重要举措),这使得听众可以从无数的艺术家那里下载无数首歌曲。
目前:
如今的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允许听众更进一步,不用按歌付费,而是按月或按年付费,就可以从不受限制的艺术家那里下载不受限制的歌曲。
此外,人工智能的“过滤引擎”并没有将个性化限制在单一的音乐类型上,而是通过生成一个播放列表叫“流派”,给这个词下了一个全新的定义,这些歌曲本不相关,属于每个人心中的“好音乐”。
未来:
在未来,音乐个性化的核心在于听众体验音乐的方式。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听众不仅能“听”音乐,还能虚拟地看到自己喜爱的音乐家为自己表演。通过可穿戴的神经电刺激器,听众将在他们的骨骼、肌肉和大脑区域“感受到”音乐。听众也可以通过这些刺激来感受艺术家的情感。
3. 人工智能对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创作过程的影响
过去:
以音乐家、乐队和艺术家为主题的电影深受世界各地观众的喜爱。粉丝喜欢看到榜样的创作过程、充满灵感的歌曲、歌词等。当一首新音乐的诞生,世界各地的粉丝,无论语言、国籍都能产生深深的共鸣。
酒精、冥想、毒品、爱情、人民、抗议、贫穷等其他一些东西,常常成为这些艺术家的灵感。我个人非常喜欢和欣赏法国音乐家Edith Piaf的创作过程,她的歌曲给法国大革命时期带来了欢乐、积极和希望。
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每天在其平台上上传大约2万首新歌。
人工智能真正有影响力的是因为使用了“过滤引擎”,该引擎可以扫描数千首新上传的歌曲,开发针对每个人的播放列表和推荐,从而使听众不再需要从数千首歌曲中浏览选出最喜欢的歌曲。
目前:
如今,创意的过程是通过数据驱动的。
唱片公司和音乐家倾向于通过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的来源共享的数据集来研究人们的喜好,以确定哪种音乐适合卖,在哪里卖,卖给哪个年龄段、宗教信仰、性别、职业等等;
人工智能在音乐技术中的另一个应用是音频后期。加拿大科技公司Landr就是一个例子,该公司帮助音乐家与专业工作室提高音乐的音质,而成本和时间只有专业工作室的一半。这样的应用程序来分析歌曲,并扫描大量相似的曲目库,能提供即时的建议,以改善音频质量,同时增加独特和个性的曲目。
未来:
继续我之前对生物特征驱动的音乐推荐的考虑,人工智能可能严重影响音乐家的创作过程。未来可能会要求音乐家需要学习深入的神经科学、心理学以及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并且利用这些知识来决定创作的音乐类型。
4. 人工智能最终可能会创造出自己的音乐
许多音乐技术资深人士,如印度Gaana App公司首席执行官Prashan Agarwal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创造出自己的音乐。
AI使用“GAN”(生成式对抗网络)来分析对用户有利的节拍、节奏、音乐类型、乐器等来生成新音乐,特别为“听众的耳朵”而创作。
想象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音乐的时代。
无论未来如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人们听到音乐的方式,以及制作音乐的方式,正在迅速改变。该行业正在努力去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
具体地说:
如果音乐流媒体的未来真的是依赖于生物识别的个性化,那么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公司是否有权利为我们提供“治愈疗法”并试图治愈我们?
这样的音乐推荐和消费对我们的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具有治愈作用的音乐会让我们感觉更快乐吗?还是会让我们更加依赖科技来治愈我们?
音乐流媒体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可能会被卖给第三方保险公司和广告代理公司,并可能被滥用来影响我们的消费能力。那么每个月流媒体音乐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呢?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能自己创造音乐,它会拥有音乐的版权吗?这样做的法律框架会是什么样的?
政府何时会讨论私隐政策和版权问题,以限制、控制和确定创作音乐的人工智能的法律架构?
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候我们会最后一次围坐在篝火旁,唱着我们都知道和喜欢的同一首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pBsoUo_XVd9IkgLdd5o3w
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