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池化层
demi 在 周四, 10/30/2025 - 11:48 提交
池化层也被称为下采样层,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中常用的一种层级结构。它通常紧跟在卷积层之后,对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进行下采样操作。

池化层也被称为下采样层,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中常用的一种层级结构。它通常紧跟在卷积层之后,对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进行下采样操作。

聊聊池化层中常见的超参数及其选择策略,帮助大家在实际任务中快速上手,调优模型。

CNN的池化(图像下采样)方法很多:Mean pooling(均值采样)、Max pooling(最大值采样)、Overlapping (重叠采样)、L2 pooling(均方采样)、Local Contrast Normalization(归一化采样)、Stochasticpooling(随即采样)、Def-pooling(形变约束采样)。

pooling是在卷积网络(CNN)中一般在卷积层(conv)之后使用的特征提取层,使用pooling技术将卷积层后得到的小邻域内的特征点整合得到新的特征。一方面防止无用参数增加时间复杂度,一方面增加了特征的整合度。

我们之所以使用卷积后的特征,是因为图像具有“静态型”的属性,也就意味着在一个图像区域的特征极有可能在另一个区域同样适用。所以,当我们描述一个大的图像的时候就可以对不同位置的特征进行聚合统计这种统计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纬度,还不容易过拟合。

在卷积神经网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池化操作,而池化层往往在卷积层后面,通过池化来降低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向量,同时改善结果(不易出现过拟合)。图像具有一种"静态性"的属性,这也就意味着在一个图像区域有用的特征极有可能在另一个区域同样适用。

深度学习中CNN网络是核心,对CNN网络来说卷积层与池化层的计算至关重要,不同的步长、填充方式、卷积核大小、池化层策略等都会对最终输出模型与参数、计算复杂度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从卷积层与池化层计算这些相关参数出发,演示一下不同步长、填充方式、卷积核大小计算结果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