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DF在图形学中的应用简史

1963年,Beckmann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分布的粗糙表面散射模型。

1967年,Torrance和Sparrow提出了microfacet模型,假设一种微面角的高斯分布,并从简单的几何假设推导出了微面遮蔽因子。

1967年,Smith从microfacet分布中推导出一个遮蔽函数,这个遮蔽函数随表面粗糙度的变化而变化。

1975年,Phong提出了一个使用指数余弦计算镜面高光的简单模型。

1975年,Trowbridge和Reitz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旋转椭球曲面的平均表面不规则性的microfacet分布。

1977年,Blinn用Trowbridge-Reitz分布来实现Torrance-Sparrow模型(为其计算效率和物理基础作出选择)。Blinn还提出了基于Phong模型的microfacet分布,通常被称为“Blinn Phong”,提出了更适合物理规律的半角矢量公式。

1981年,Cook和Torrance用Beckmann分布实现了Torrance-Sparrow模型,并研究了由菲涅耳因子引起的光谱偏移。

1991年,He、Torrance、Sillion和Greenberg提出了一个模型,其中包括了specular、定向diffuse和均匀diffuse组件。该模型用于偏振光和简单的非偏振光。

1992年,Ward基于Beckmann分布提出了一种各向异性的反射模型。Walter2005年提供了一个更具体的实现。

1993年,Lewis提出了一种修正的Phong模型,其中包括了一个基于能量守恒的标准化术语。

1993年,Hanrahan和Krueger 开发了一种近似于次表面传递的漫反射BRDF模型。

1994年,Oren和Nayar提出了一种基于Lambertian微面的粗糙表面模型。

1994年,Schlick对微面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合理的近似。现在Schlick菲涅尔近似被广泛使用。此外,Schlick证明了Torrance-Sparrow遮蔽项的不连续,并建议将Smith遮蔽函数作为替代。同时,Schlick还提出了Beckmann分布的一种近似。

1997年,Lafortune提出了用面向任意的Phong的总和作为一个通用模型的基础。

1998年,Wolff,Nayar和Oren开发了一种用于光滑表面的改良的漫反射模型,由于菲涅耳效应,其在掠角处比兰伯特散射更暗。这个模型也与Oren Nayar模型的近似形式相结合,以表示一个连续的平滑到粗糙的漫反射表面。

1999年,Neumann等人提出了用于金属表面的延伸Phong模型,其具有随着表面变得光亮而下降的反照率。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shangyu6121/article/details/78915297
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