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丽婷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
作为国之重器的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重要产业。上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浦东更是国内集成电路起步早、发展快、积累深厚的地区,张江则是浦东打造“中国芯”的主战场。经过27年的布局与积淀,张江已经形成了涵盖设计、封装、测试、制造、材料等各个环节较为齐全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成为国内集聚度高、产业链齐全的区域,涌现出一大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先企业。
7月26日,张江高科895营(第八季)开营仪式正式举行。浦东新区副区长管小军,上海市经信委电子产业处副处长汪潇,浦东新区组织部人才处处长陈琳霞、副处长方冰峰,浦东新区国资委规划处副处长李育民等出席本次活动。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依图科技、华勤通讯、新思科技等来自集成电路领域的一线投资机构、重量级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券商、媒体等单位,共计200人出席开营仪式。张江高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樱、副书记、纪委书记俞玫、副总经理何大军等作为主办单位代表出席活动。
张江高科董事长刘樱表示,张江高科旗下895创业营,是张江高科自有的创业孵化平台。本着聚焦产业、优化资源、赋能创新的初心,围绕浦东核心产业,通过集聚资本、技术、媒体等各方资源,打造强有力的创业集群。第八季895创业营,定位为集成电路专场,专注服务于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的优质创业项目。经过一个多月面向全国的项目征集,以及两天密集的高水平专业海选,最终从近百家报名项目中,筛选出了25家优秀企业。她期待,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让中国“芯”从张江走向世界。
在会上,25个入营项目正式亮相,逐一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向在座来宾展示了本季入营项目的整体风采。
逃离“低端陷阱”,精准未来定位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杨磊坦言,没有比张江更适合讲半导体创业故事的地方。他解释道,就最近科创板中大热的上市半导体企业中,有4家半导体企业来自上海,其中至少有三家土生土长的张江企业。随后他谈起如今的半导体市场,在他看来,今天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如果选错方向就有可能是逆水行舟。现在还有很多人不清醒,中国半导体进口额去年突破3000亿美元,超过石油,这3000亿的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都没能被填满。根据他们做过的一些分析,中国造成这3000亿落差的原因是四个字——“低端陷阱”。
所谓“低端陷阱”,指的是全球半导体市场像一个橄榄球,低端少、中端大、高端少。但中国的市场供给却更像是一个金字塔,有大量的低端、一点点中端、几乎没有高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中国3000亿美元的集成电路缺口,因此不是简单的做芯片就有未来,突破中高端壁垒是关键。
“低端为王”的时代已经结束,从低端到中高端是一个非常艰苦漫长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转型。在他看来,基因从公司的第一天就要建立起来。创始人的基因决定了公司的战略位置。同样以科创板上市的半导体企业为例,其中就有三家生产中高端产品。因此他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在于那些真正能够攻破中高端壁垒的公司身上。
做半导体不容易,需要漫长的成长时间,在此次入选的25家企业中,建立时间十年以上超过半数,正所谓“十年磨一剑”,因此企业更应该把握好未来方向。杨磊表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推理,边缘,5G,自动驾驶等场景分化就是机会。每一个场景都有其独特的需求,都需要进行技术突破,如果国内企业可以抓住场景分化,围绕能够突破的点,突破技术壁垒,做成世界一流的产品,就能真正立于市场的不败之地。
杨磊还提到这样的观点,未来的芯片公司可以吃掉软件公司。为什么这么说?他解释道,软件太容易做了,而硬件的学习周期很长,以年来计算。软件人才进入硬件领域很难,但硬件人才进入软件领域充满可能。每一个产业都会有自己的发展阶段,虽然很多产业一开始都是垂直整合的,但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分层,因此能够软硬通吃的公司生存机会更大,光靠硬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硬件公司在未来也应该关注软件领域。
AI芯片如何落地?
突破的枷锁的路径有很多条,AI芯片不失为一个好的突破口。在集成电路市场中,AI芯片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一轮浪潮之中,中国芯片初创公司也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前沿。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和消费市场,为AI应用落地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基础和想象空间。
在以“AI芯片的应用落地”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中,方正证券研究所高级副总裁、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兰飞轻松欢快的主持风格,让全场对“AI”有了全新认识。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杨磊、耀途资本合伙人杨光、上海酷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海平、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总经理丁辉文、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刘国军、黑芝麻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VP曾代兵应邀参与讨论。嘉宾们从垂直行业的AI方案与标准化通用平台的孰优孰劣问题,谈到AI芯片在应用中的落地场景切入的问题,从AI芯片设计在客户终端交付的难点,谈到如何多维度剖析了当前AI芯片的落地现状,探讨未来AI应用的趋势。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杨磊提到,在看待人工智能的时候应该看的更远,现在有一个观点叫智能物联网,就是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放在一起思考。杨磊表示,北极光创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一个规律,每次计算发生变革的时候,节点数会以指数增加。从大型机到今天的智能物联网,每一次变革都会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王者会更替,二是节点数会急速增长,这一次,大家认可的增长倍数会是100倍,其中99%将是新元素。杨磊认为,这99%的新元素中,会有很多带物联网连接的简单节点,这一类节点功耗超级低,超级便宜以及超级安全,具有连接性。而剩下的复杂节点有两个分支,一类是声音,另一类是图像。声音里面传感器和算法很重要,算法与功耗密切相关,需要非常小的精炼算法与硬件高度融合。视觉里面也有多个场景,越靠近端,灵活性要求越低,越靠近云,灵活性要求越高。杨磊指出,由于涉及数据隐私,目前往端走是一个不可挡的趋势,很多可以在边缘和端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去用云解决。
杨磊也对国内初创AI芯片公司给出建议,各个领域都存在竞争。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好的“视角”很重要。今日的竞争已经超越执行力,认知的深度是成败的关键。不断摸索自己的产品和技术的方向,找到不被众人发现的独特视角,才能脱颖而出。
耀途资本合伙人杨光认为,从AI芯片的应用角度来说,主要有云和端。在端侧,有部分需要高算力、低功耗的场景,比如智能驾驶以及安防摄像头,需要定制ASIC,我们投资的以色列Hailo就专门针对这些高算力的场景开发了一颗数据流架构的专用芯片,每瓦算力达到5Tops。而比如智能门锁门禁、扫地机器人和智能音箱等,不需要很高的算力,通用SoC加上AI的软件加速就完全可以满足应用需求,更加容易实现和落地,我们投资的Openailab就是以这样的切入点服务了中国很多SoC厂商。在云端,做训练芯片需要很强的通用性和庞大的软件和应用生态,做推理芯片需要深入了解云厂商的需求,很多云厂商也在自研,所以对创业团队的要求比较高,相反端侧的门槛低一些,但竞争也较为激烈,需要定义明确的应用场景。
杨光称,不管做云还是端,对企业来说都存在不小的竞争。在切入市场之前需要先衡量自己的能力,专注在自己拥有的能力上,只会做AI core的公司可以专注于需要一颗AI加速协处理器的场景,既会做ISP,codec,又有独到的AI加速能力的团队才值得尝试AI SoC的方向。同时在未来的趋势上,跟传感器结合,做Smart sensor也是不错的方向,也许能够差异化并且开辟新的市场。
Imagination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刘国军表示,目前能够落地的应用场景,就是AI,数据处理比较集中的场景,因此在人机交互的地方有足够数据的话可以率先发展起来,比如视频和声音。现在比较多的是屏幕人机交互,无论是云或者端侧,例如汽车里会有越来越多的屏幕交互,Imagination 的GPU +NNA可以助力AI芯片客户快速落地。刘国军也提到以后的物联网在云和端都要用到AI,AIoT是重要的领域。
刘国军给出建议,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比较容易聚焦在垂直的应用领域,因此找到专属的垂直运营场景很重要,专注去做才能有立足之地。同样AI软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初创公司需要生态合作伙伴,用硬件配合软件才能最终打开市场。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总经理丁辉文表示,这也是工研院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工研院会提前市场三年做技术路线预言,而当前的研发重点就是AIoT。丁辉文认为,AIoT时代以IoT为核心,AI为辅助。对于目前的时间节点来说,工研院在做的就是先把共性的东西比如传感器做出来,让它落到算法上,在传感器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对于产品来说,想要落地的最终竞争力还是性能,成本和量。就云和端方面,丁辉文从计算的角度进行解读。他认为这与5G也息息相关,如果延时性可靠的话,未来更多的算力可以放在云上,如果延时性不可靠的话,更多的算力会本地化,也就是往端走。
丁辉文提到目前的产业现状,对于小公司来说,真正核心的东西不多,想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就要去了解自己最强的部分在哪里,将这一部分与外力结合,迅速产品化,结合应用层面就能快速进入市场。当然,也可以不做产品,将某些技术嵌入大公司产品也是一种途径。重要的是研发自己的专有技术。
酷芯微电子董事长姚海平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他认为AI芯片可以考虑ToB以及ToC方向。这些方向都有机会当然也有风险,主要在于是否掌握走这条路的资源。ToB主要面向企业,需要有落地的方案商等等,而ToC面向普通消费者,需要有发现和创造需求的能力,目前ToC市场还不太成熟,但相信未来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在姚海平看来,当前AI领域落地慢并不是需求不够,而是软硬件整合复杂,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要尽快落地,必须准确把握自身技术和产业的优势和不足,合理选择目标应用,扬长避短。
同时AI企业想要做出好产品,应该走差异化路线,选择的角度必须在产品和方向都与同类产品不同。也要考虑给想法找到真正的用户,才会有机会。
黑芝麻智能科技副总裁曾代兵指出,AI芯片的落地场景可以归为两类:
1、信息的来源:人类可以感知的声音图像市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落地;只能通过归纳的统计学, 会比较慢。因此像声音,驾驶,安防这些领域是可以快速落地的。
2、边缘计算:假设通信实时性没有问题前提下,AI算力从边缘转移转到云,传输所消耗功耗超过边缘计算功耗,经济上就不合算。随着边缘计算能效比提升,边缘计算功耗就比较小,计算更加容易实现,因此AI计算会向边缘靠拢。
曾代兵表示,AI市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大公司会选择做通用型产品,或者与自己已有的产品线结合,因此小公司在细分领域上会有突破可能。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公司做深度学习的时间也不一定比小公司更长。这是一个定制化时代,AI是有各种类型的,初创企业深耕细分市场是不错的选择。
活动最后,浦东新区副区长管小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张江高科895创业营第八季开营仪式,让我们看到了浦东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和生机勃勃的创新力量。上海市出台的支持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意见,为浦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意见旗帜鲜明的提出,要支持“中国芯”等重点产业在浦东新区集聚发展。推进创新创业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应有之义。今天,在浦东运营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有167家,众创孵化格局和发展模式焕发勃勃生机,是当之无愧的区域经济亮点,是迸发创新创业活力的源泉,是产业生态中最活跃的环节,是向科创中心进军的先锋部队。
本季895创业营,围绕着IC产业,打造集成电路专场,招募领域包括芯片设计(IC、存储、分立器件、光电器件、传感器等)、嵌入式算法(机器视觉、智能语音语义等)、芯片生产制造、模组集成、应用方案等集成电路领域的各个环节。
当前,浦东正聚焦 “中国芯”的打造,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也已于2018年11月28日揭牌,正集全市之力,加快实施“千亿百万”工程,力争把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园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集成电路设计园。通过张江高科895创业营这个创业孵化平台,将有机会挖掘和培育出更多能够代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力的本土引擎企业。
通过895创业营这个平台,为优质项目提供更有效的资本对接和各方面资源的注入,助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为张江科学城培育优质企业的新生力量,扩大产业集群,壮大张江科学城的创新生命力。
独木不成林,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和超越,需要更多的有志者和同道者,需要更多技术人才的付出,也需要更多为之努力的产业服务者。愿更多的集成电路企业,能在张江高科895创业营的平台上,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