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前景看好的物联网业务形态

万物互联是未来时代的发展状态,物联网的应用正一步步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当物体通过多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当人与物产生及时亲密的反馈体验,从工业到家居,从医疗到零售,每一个相关的产业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旨在结合作者本身的研究专业角度,通过对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宏观把握,分析和预测了未来前景看好的八种业务形态: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车联网、健康监测、共享应用、环保监测、计量抄表、物流零售。

1、工业互联网:预期具有爆发式增长

工业互联网是物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应用形态,打造工业互联网已成全球趋势。工业互联网将实现工业生产机器的互联、实时监测和资源调度,试想未来数以万计的机器设备都被联网,就会让人感到兴奋不已。业界普遍预测,2020年的工业互联网产业将达到亿万级别。

但就目前而言,工业互联网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其原因是有多方面因素制约着发展。

首先在制造业中,很多中小企业都还处于工业2.0的水平,一套设备上线生产有特定的使用周期,改造起来成本高。

其次生产线的自身数据是个封闭式内循环过程,不同代际设备数据接口的兼容性很差,实现数据互通难度比较大。

再次最关键的是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工业2.0绰绰有余,而提升到工业4.0,意愿与现实差距较大,所以目前工业互联网只有企业巨头参与。未来,这些巨头在实现自身产品的智能化后,将其平台开放,或将会推动工业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

2、智能家居:渗透率不足的潜在大市场

全球家庭数量众多,家电设备、安防系统、能源管控的需求使得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空间足够大。在这个市场上,既有海尔等传统家电企业,也有小米等科技企业,通信运营商也在通信展上多次展示过相关产品。但从渗透率来看,国内外普遍都不高,基本都是个位数,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渗透率就更低了。

对于家庭消费者来说,对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无奈智能硬件和物联网系统平台的价格仍然较高。虽然多数消费者改善生活的需求一直都有,可是由于经济预算的限制、比较其他生活需求,更换智能家居的迫切程度就没那么高了。价格昂贵是造成智能家居渗透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家居设备连接标准不统一造成的体验不佳、安全隐私等问题也不可忽视。解决渗透率不高问题取决于成本下降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这是个渐进的过程。

3、车联网:有前途的新兴产业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密集发布了与车联网相关的发展战略、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路测规范。在政策层面既有宏观战略指导,又有微观规范指南,车联网被定位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引领之一,政策支持很明显。产业链上的参与方实力和意愿都比较强,汽车制造企业、通信设备商、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参与方都是产业巨头,多方合作相互助力,商业模式比较清晰。

支撑车联网的5G网络商用时间也越来越近,5G将解决车联网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问题,同时V2X技术加速落地,也将助推车联网快速发展。不论政策、商业模式、技术环境,各个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我国消费升级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车联网发展前景会越来越明朗。

4、健康监测:具备规模发展潜质

健康监测能够日益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具备了较好的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社会基础就是老龄化和就医难,像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开始慢慢进入老龄化,老龄人口的监护需求不断释放,而现实情况是供不应求,具备能力又让人放心的医院数量太少。随着医疗智能监控设备成本的下降并开始在社区渗透,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使得不便出行的病患和有限的医疗接待能力之间的矛盾获得了可行的解决途径。

将来老龄化持续发展,一二线城市大医院如果愿意开放能力,相信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健康持续监测能力、公众信任度的智慧医疗物联网应用就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国BATJ等互联网巨头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已经纷纷开始战略布局。

5、共享应用:在共享经济中孕育发展

作为首次大规模引入物联网技术的共享经济应用,共享单车是目前最成功的业务形态。共享单车的物联网模块核心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开锁和车辆定位跟踪。功能尽管相对简单,但是它创造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运营商能简单参与的业务模式。2016年下半年起,以摩拜单车为引领的各类共享单车快速投放,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国共享单车的投放量就迅速达到千万辆,根据国家信息中心2017年中发布的数据,全国共享单车大概有1600万辆,使用用户过亿。

共享单车ofo、华为、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ofo发展整车硬件,华为提供芯片,中国电信提供网络,这种简单三方的形式,便于运营商进入物联网市场。美中不足的是单个共享应用的体量一般都不太大,应用替代更迭较快,发展过程中能否成为物联网的载体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物联网的共享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共享经济本身的创新发展。

6、环保监测:环保风暴下需求释放

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策,各地的监管执法力度也不断强化。物联网应用不仅能解决当前监管实施上对监测数据收集不及时不全面、监测覆盖难以到位、环保监测及检查工作容易受阻、企业造假数据无法实时甄别、污染物质对监测人员健康影响等问题,还能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政府目前重点关注的环保监测主要面向水质监测、空气质量检测、土壤成分检测。由于监测设备属于高壁垒、高技术行业,主要设备主要是从国外进口,设备成本高是限制其规模快速扩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相关技术完善,国内企业具备生产大部分监测设备后,国内监测设备在国有替代的进程中会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环保部对环境监测权进行集中化管理后,环保监控物联网平台会进一步整合,统一传送信息到中央控制系统,环保监控物联网由分散走向集中。

7、计量抄表:成熟且便于规模化发展

计量抄表这种业务形态具体表现为面向水、电、煤气、热等城市公共事业的智能仪表,主要有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燃气表和智能热计量表等。由于各种智能仪表能实现远程实时抄读、智能精准计量、数据可视、技术成本低,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到了快速的规模化发展。

目前,四类智能仪表中,智能电表渗透率最高超过80%,智能燃气表次之超过50%,智能水表超过20%,智能热力表最低不足20%。产生这么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这四类公共事业本身的智能化程度。比如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便于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一并推广覆盖,渗透率就高。而智能热力表由于成本高、寿命短、技术成熟度低,分户热计量改革进度慢等原因使其推广较慢。发展前景上看,随着智能电表开始进入了新一轮更换周期,仍将有较大的需求。智能燃气表、水表也将进入快速渗透的阶段,智能热力表进展相对滞后。

8、物流零售:正在向消费末端延伸

基于LBS,通过RFID、GPS、移动通信网络、GIS等技术的使用,实时掌握车辆位置与运载状态的物联网应用之前就已经发展很多年了,规模也比较大。电商蓬勃发展,物流服务成为网络购物体验重要的一个环节后,网络购物与物流行业紧密结合,加速了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进程。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无人售货商店开始铺开,利用RFID感应器、传感器、扫码器等技术实现识别结算,物联网技术将更大程度的改变物流各环节的运作方式,应用向更小的消费末端拓展。

物联网将会为经济带来新动力,对社会带来新变革,它的业务形态也在发展变化。未来随着更多成熟的业务场景的出现,会演变出更多有前景的应用形态,也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转自丨通信世界全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