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渗透和地缘政治的持续动荡,全球网络安全格局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风险、高对抗时代。2025年,安全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攻击手段将趋于“智能化”和“工业化”。
全球网络安全领导者Bitdefender最新发布的《2025年网络安全评估报告》通过对全球1100多名IT与安全专业人士的调研,为我们揭示了未来一年的核心挑战与防御重点。报告显示,企业正面临着AI驱动的威胁、复杂云环境的失控以及勒索软件持续演进的多重压力。
GoUpSec基于该报告的核心数据与发现,为您提炼出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七大网络安全趋势。
趋势一:防御焦点转移——“主动防御”成为刚需
传统的被动检测和响应已不足以应对现代威胁 。攻击者不再是“闯入”,而是“登录” 。Bitdefender的分析发现,高达84%的重大攻击利用了“就地取材”(LOTL)技术 ——即利用环境中已存在的合法工具(如PowerShell)进行攻击 ,这使得传统检测系统难以察觉 。
因此,防御策略正发生根本性转变。报告显示,68%的安全领导者认为,通过禁用不必要的工具和应用来“缩减攻击面”至关重要 。主动防御 ,即在攻击发生前加固环境、消除隐患 ,已不再是可选项。
趋势二:AI军备竞赛——“双刃剑”效应全面显现
人工智能正同时扮演着“朋友与敌人”的角色 。一方面,AI为防御者提供了自动化检测和响应的能力 ;另一方面,它极大地降低了网络犯罪的门槛 。
攻击者正利用生成式AI(GenAI)来完善恶意代码 、制作毫无破绽的钓鱼邮件 ,甚至让低技能攻击者也能发动复杂攻击 。AI正使“平庸”的攻击者变得“危险” 。这场“军备竞赛”已然开始,调研显示,已有63%的组织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他们认为是AI相关的安全事件 。
趋势三:内部“认知鸿沟”——安全文化的最大裂痕
报告揭示了企业内部一个危险的“认知鸿沟” 。高层管理者(CISO、CIO)对组织的风险管理能力普遍“非常自信”(45%) ,而真正处于一线的(中层管理)“非常自信”的比例仅为19% 。
这种脱节导致了资源错配 。高层热衷于投资AI等前沿技术(41%的C级高管将其列为首要任务) ,而一线管理者则更关注云安全和身份管理等基础风险(35%的经理将其列为首要任务) 。这种认知分歧正严重削弱安全文化的统一性。
趋势四:合规压力下的“沉默文化”
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是:在经历过安全事件的受访者中,高达58%的人承认,他们曾被要求对本应上报的事件“保持沉默” 。这一数字相比2023年的42% ,激增了38% 。
这种“沉默文化”在C级高管中尤为严重(69%) 。报告指出,这可能源于组织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监管要求时 ,担心违规暴露会导致更严重的声誉和财务打击 。这种系统性的“违规隐藏” 正在成为比违规本身更危险的“定时炸弹”。
趋势五:人才/技能短缺与职业倦怠的双重危机
网络安全不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人”的挑战 。报告显示,安全团队正承受巨大压力:
人才缺口:50%的专业人士认为,过去一年中网络安全技能差距在扩大 。
职业倦怠:高达49%的安全专业人士表示感到“精疲力竭” ,主要原因是需要持续监控和响应威胁的巨大压力 。
高流失率:近四成的专业人士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寻找新工作 。
这种人才流失迫使组织转向外包服务,托管检测与响应(MDR)正从一种趋势转变为长期战略 。
趋势六:失控的“复杂性”
在应对外部威胁的同时,组织内部的“复杂性”正成为新的“攻击面” 。调研中,31%的专业人士将“复杂性”列为当前安全解决方案的首要挑战。
工具泛滥 、多云环境、以及不断增加的合规要求 ,共同导致了安全团队的“可见性”严重不足。报告显示,77%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对自己环境的“洞察力不足” 。这种“看不见”的风险,正为攻击者提供可乘之机。
趋势七:终局之战——构建“网络韧性”
面对不可避免的威胁,2025年安全战略的终极目标是构建“网络韧性”(Cyber Resilience) 。韧性不仅是“避免”攻击,更是指在遭受冲击时能够迅速“吸收”影响并“恢复”运营的能力 。
报告强调,韧性依赖于“分层” 和“平衡” :
主动预防和加固:通过缩减攻击面来阻止攻击的发生 。
被动检测和响应:确保一旦有威胁渗入,能被实时检测、快速调查和精确响应 ,并能结构化地恢复 。
GoUpSec总结:《2025年网络安全评估报告》描绘了一幅严峻的图景:AI武装的隐蔽威胁(LOTL)正利用组织的内部裂痕(认知鸿沟、复杂性、沉默文化)和防御疲劳(人才倦怠)发动攻击。未来的安全领导者必须超越对单一工具的迷信,转向“主动防御”,并平衡技术、人才与文化,最终构建真正的“网络韧性” 。
本文转自:GoUpSec,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支持转载,请联系小编demi@eetrend.com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