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速览《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

内容整理自:中国网信网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指引围绕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机关办公、辅助决策等重点领域,明确了AI大模型的部署路径、应用场景与管理规范,旨在推动政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治理效能与服务品质。


01、总体导向:统筹发展与安全 规范应用

指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系统谋划、集约发展、规范应用、安全稳妥,推动AI大模型在政务领域有序部署、持续优化,充分发挥其在语义理解、内容生成、知识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助力提升政务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


02、四大类应用场景赋能政务全流程

围绕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机关办公、辅助决策四大方向,指引提出13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智能问答:实时解答公众咨询,提升信息获取便捷性;

辅助办理:智能导办、表单预填、材料审核,优化办事体验;

政策直达:通过“政策找人”实现惠企利民服务精准推送;

监测巡检:利用视觉识别与物联网技术,实时发现设施隐患;

辅助执法:智能生成案件报告、检索法律依据,提升执法规范性;

文书起草:辅助撰写公文,减轻基层负担;

灾害预警:多源数据融合分析,提前识别自然灾害风险;

政策评估:分析公众反馈与社会影响,支撑政策优化迭代。


03、规范部署:统筹集约 安全优先

指引提出,政务部门应结合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实施路径:

通用场景优先选用成熟、备案的模型产品;

专业场景可训练垂直模型,提升业务适配性;

部署方式上鼓励“一地建设、多地复用”,避免重复建设与“模型孤岛”;

数据基础方面,强调高质量政务数据集建设与分类分级管理,确保数据可信可溯。


04、运行管理:强化责任 持续优化

为确保AI大模型稳健运行,指引明确:

内容审核必须严格,防止模型“幻觉”风险;

用户反馈机制需建立健全,驱动模型持续迭代;

安全管理要贯穿数据、模型、应用全流程,制定应急预案;

保密要求严格执行,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05、保障机制:标准先行 培训跟进

指引提出,将加快政务AI大模型国家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典型场景复制推广。

同时,需加强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训,提升全社会对政务AI的认知与接受度。

点击查看公告全文


本文转自:重庆数字经济,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支持转载,请联系小编demi@eetrend.com删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