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缓存结构

L1缓存是片上缓存(On-Chip),每个Shader核心都有独立的L1缓存,访问速度很快。移动GPU还会有TileMemory,也就是片上内存(On-Chip Memory)。
L2缓存是所有的Shader核心共享的。属于片外缓存,离Shader核心略远,所以访问速度较L1缓存要慢。
DRAM是主存(系统内存,可以叫做System Memory,Global Memory或Device Memory),访问速度是最慢的。FrameBuffer是放在主存上的。
以下是对 L1 缓存、L2 缓存、DRAM 和 FrameBuffer 的详细解释,以及它们在 GPU 中的作用和特性。
GPU 缓存架构
1. L1 缓存
片上缓存(On-Chip Cache):
L1 缓存是每个 Shader 核心(如 CUDA Core 或 Shader Core)独立拥有的高速缓存。由于其位于芯片内部,L1 缓存的访问速度非常快,能够显著减少数据访问延迟。
功能:
L1 缓存主要用于存储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帮助提高计算效率。由于每个 Shader 核心都有独立的 L1 缓存,多个核心可以并行访问各自的缓存,减少了竞争和延迟。
2. Tile Memory
片上内存(On-Chip Memory):
Tile Memory 是移动 GPU 中的一种特殊片上内存,通常用于存储图形渲染过程中需要的纹理和数据块。它的设计旨在优化图形处理,尤其是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
功能:
Tile Memory 可以减少对主存的访问需求,提高数据的局部性,从而加快渲染速度。它通常与光栅化和纹理映射等操作密切相关。
3. L2 缓存
共享缓存:
L2 缓存是所有 Shader 核心共享的缓存,通常位于片外(Off-Chip),因此访问速度相较于 L1 缓存要慢一些。尽管如此,L2 缓存仍然比主存(DRAM)快得多。
功能:
L2 缓存用于存储更大范围的数据,帮助减少对主存的访问频率。由于多个 Shader 核心共享 L2 缓存,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重用率,降低延迟。
4. DRAM(主存)
系统内存:
DRAM 是 GPU 的主存,也称为系统内存(System Memory)、全局内存(Global Memory)或设备内存(Device Memory)。它是 GPU 和 CPU 之间共享的内存,通常用于存储大规模数据和程序。
访问速度:
相较于 L1 和 L2 缓存,DRAM 的访问速度是最慢的。尽管如此,DRAM 提供了更大的存储容量,适合存储大量数据,如纹理、顶点缓冲区和帧缓冲区。
5. FrameBuffer
帧缓冲区:
FrameBuffer 通常存储在主存(DRAM)中,用于保存渲染结果的图像数据。它是 GPU 渲染管线的最后一步,负责将最终图像输出到显示设备。
功能:
FrameBuffer 存储每个像素的颜色、深度和模板信息,确保在显示时能够正确呈现图像。由于 FrameBuffer 通常需要频繁更新,因此其性能对整体渲染速度有重要影响。
总结
GPU 的缓存架构通过 L1 缓存、Tile Memory、L2 缓存和 DRAM 的层次结构,优化了数据访问速度和效率。L1 缓存和 Tile Memory 提供了快速的片上存储,L2 缓存则在多个核心之间共享数据,而 DRAM 则提供了大容量的主存储。理解这些缓存的特性和作用,对于优化 GPU 性能和开发高效的图形应用至关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你一身傲骨怎能输」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33060405/article/details/14718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