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汽车电子系统的复杂性和互联性显著增加,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和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成为汽车行业的两大关键挑战。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SAE International发布的ISO/SAE 21434(道路车辆网络安全工程)和ISO 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是当前汽车行业的两大核心标准。两者虽然关注点不同,但在确保汽车安全方面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和互补性。本文将探讨这两项标准的关系,并分析其在汽车安全工程中的协同作用。
一、ISO 26262与ISO/SAE 21434的概述
1. 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
ISO 26262是汽车功能安全的国际标准,旨在降低由电子电气系统故障引起的安全风险。该标准涵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包括概念阶段、系统开发、硬件和软件开发、生产及运维。其核心方法是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RA),通过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来量化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ISO/SAE 21434:网络安全标准
ISO/SAE 21434是首个针对汽车网络安全的国际标准,旨在确保车辆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能够抵御网络攻击。该标准强调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TARA),并采用网络安全保障等级(CAL)来评估风险等级。其覆盖范围包括供应链管理、开发流程、漏洞管理及事件响应等。
二、ISO/SAE 21434与ISO 26262的关系
1. 互补性: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协同
ISO 26262主要关注随机硬件故障和系统性失效,而ISO/SAE 21434则关注恶意攻击导致的网络安全风险。两者共同确保车辆在面临不同威胁时仍能保持安全运行。
例如,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若因软件漏洞被黑客入侵(网络安全问题),可能导致刹车系统失效(功能安全问题)。因此,两项标准需协同应用,以全面降低风险。
2. 生命周期管理的相似性
两项标准均采用V模型开发流程,涵盖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测试验证等阶段。ISO 26262的安全生命周期与ISO/SAE 21434的网络安全生命周期在流程上高度相似,便于企业整合管理。
3. 风险评估方法的关联
ISO 26262采用HARA(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确定ASIL等级,而ISO/SAE 21434采用TARA(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确定CAL等级。
两项评估方法可结合使用,例如:一个网络攻击可能导致功能安全危害,因此在风险评估时需同时考虑ASIL和CAL的影响。
4. 安全文化的共同要求
两项标准均强调组织层面的安全文化,要求企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如功能安全管理FSM和网络安全管理系统CSMS),并确保团队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两项标准的差异与挑战
尽管ISO/SAE 21434与ISO 26262有诸多协同点,但也存在差异:
关注点不同:ISO 26262侧重“失效安全”,而ISO/SAE 21434侧重“抗攻击安全”。
更新频率不同:网络安全威胁动态变化,ISO/SAE 21434需更频繁地更新安全措施,而ISO 26262的ASIL等级相对稳定。
供应链管理差异:ISO/SAE 21434对供应商的网络安全能力要求更高,特别是在OTA升级、漏洞修复等方面。
结论
ISO/SAE 21434与ISO 26262是汽车安全领域的两个关键标准,分别针对网络安全和功能安全。两者在风险评估、生命周期管理和组织安全文化等方面具有高度协同性,企业应整合两项标准的要求,建立统一的安全工程体系。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两项标准的协同实施将成为行业最佳实践。
通过合理应用ISO 26262和ISO/SAE 21434,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全面地应对安全挑战,确保车辆在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文转自:颐卓咨询集团,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支持转载,请联系小编demi@eetrend.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