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渗透率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涉及汽车多种电子部件的复杂系统,其中包括:手势识别、全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系统、流媒体后视镜等新兴产品及技术。
智能座舱技术趋势
(1)基于场景进行功能设计
当前,部分汽车制造商在其智能座舱中植入了类似智能手机的功能车机系统,然而这一做法导致了功能过剩和伪需求的问题。智能座舱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功能叠加和模块化的特点,尽管许多智能座舱配备了丰富的功能模块,但是从实际使用场景来看,用户对很多功能的需求并不高。
智能座舱的设计应当深入挖掘并分析用户在不同驾驶和互动环境下的痛点和核心需求,通过交互模式和功能体验的创新性技术和方法,全面优化用户在真实驾驶场景中的体验,从而提供一个完整的“人-车生态系统”价值体验,以提升用户的整体感受。
(2) 形成完善的多模态人机交互体系
汽车成为“第三生活空间”,但这种理想的用户体验需要依靠大数据库和深度学习算法对信息进行反馈。
语音交互可能产生语义歧义,耗费驾驶者时间和经历。完善的多模态人机交互体系,可以在语音交互的同时配合眼动仪进行视觉追踪,提升准确性和便捷性。目前,许多车企的智能座舱已具备多模态交互技术,但还需深化功能,适用于各种用户场景,形成完善系统。
目前,许多车企的智能座舱已具备语音交互、手势识别、触摸操控、视觉分析等多模态交互技术,但是还需要将功能进一步加深,直到准确适用于各种用户场景,形成完善的系统。
(3) 应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
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智能座舱的发展,成为汽车产业的新焦点。硬件设施逐渐同质化,技术和功能的创新变得关键。例如,AR-HUD改善了HUD,提供更加直观的安全警示,减少了视焦切换的风险。
虚拟现实则增强了座舱的科技氛围,根据乘客喜好调整环境,提升了旅途乐趣。智能座舱的发展注重兼顾驾驶和乘坐体验,满足安全性、舒适性、趣味性和个性化需求。
当前众多车企正将焦点从自动驾驶技术转向座舱智能化,因为后者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更易实现,且更能迎合消费者需求。用户未来将更关注智能座舱的人机互动、娱乐信息系统的多样性以及智能化水平。以人工智能为心的智能座舱技术将显著影响车辆评价,并成为购车和乘坐体验的决定性要素。
本文转自:智能座舱产业联盟,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支持转载,请联系小编demi@eetrend.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