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汽车纵横杂志社 ,作者张晓聪
智能座舱概念
长期以来,汽车座舱都是以机械按钮为主,整体信息显示简单、功能比较分散。近几年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开始向车内转移,产生了智能座舱。对于智能座舱,业内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认为智能座舱就是通过各种智能化手段满足不同人在车内的不同需求,智能座舱相比现有座舱更加智能、人性,能够洞察到用户的需求,又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2020年,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SemiDrive(简称“芯驰科技”)发布了智能座舱芯片X9,集成高性能CPU、GPU、AI加速器以及视频处理器,支持PCIe3.0、USB3.0、千兆以太网、CAN-FD,无缝衔接应用于车载系统,包含Cotex-R5双核锁步模式的安全岛,能应用于对安全性能要求严苛的场景。
智能座舱芯片X9中采用了Imagination的PowerVR Series9XM图形处理器(GPU),充分考虑了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覆盖了包含经济型X9E、中档型X9M、高性能型X9H及旗舰型X9P四个不同级别的处理器,分别可支持双屏、三屏、四屏及八屏的座舱系统。其中X9E、X9M、X9H三个产品还可以实现Pin-to-Pin的兼容。为未来座舱深度定制,有望为用户带来极致的智能座舱体验。
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未来10年智能座舱功能的发展趋势
第一是对现有功能的不断改进。驾驶辅助类信息需求很高,但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变得更加智能,主动贴合用户驾驶习惯,影像也需要更加清晰;导航将标配实时联网,自动更新,除此之外定制化的导航代表了未来趋势。
第二是整车数字化、在线化服务功能的延展。随着5G的应用,将实现物联网背景下的整车数字化、在线化,比如汽车O2O服务/在线交易、智能家居及多设备互联同步、车载在线支付、P2P共享、结合兴趣点的定制化地图、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及娱乐方式,使用车更加方便、高效。尤其是以下三类短期内对企业以及消费者更有现实意义:
首先,驾驶辅助及出行类服务功能。这一阶段用户仍然需要驾驶,安全是最重要的,提升用户的效率、便捷性是主要出发点。而用户用车都是围绕出行和位置展开的,因而基于位置的信息及出行服务,是未来5到10年车内功能的核心入口。比如停车场、充电桩、高速路支付、美食、电影等信息的推荐,除了满足用户的搜索需求外,还可以结合大数据,在用户提出需求之前就主动推荐给用户。
其次,日常社交类服务功能。旅游、社交是当前人们分配时间最多的领域,目前车上的社交功能还很少,未来向车端的移植和整合将具有更高的用户黏性和服务的精准性,火车票/机票购买、选座,酒店预订,旅游路线的规划、沿途风景拍摄、车友间的沟通、车友组队已经开始在车内实现。
再次,工作相关类服务功能。人们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经常需要在行车途中处理一些工作,那么车辆对于办公的支持就变得更重要。
而相比以上功能,娱乐性的功能相对次要,车内娱乐方式对驾驶员来说仍然以音频为主。随着车联网的发展,车内音频呈现去APP化、伴听式、不间断、个性化的特点,可以将今日头条、音乐APP、听书APP等多源融合,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而又不用频繁切换APP,实现轻交互,方便快捷,保证行车安全。其次可以根据用户的爱好、习惯主动推送,在手机、车机不同终端间无缝衔接,不间断,不重复。内容上多是陪伴出行的非深度内容,不干扰驾驶,不会影响驾驶安全。
但车内其他乘员可以有更多的娱乐方式,比如在线教孩子英语、视频、小说播放、办公电脑的使用等,这一类的娱乐最好是相对独立,不影响驾驶员驾驶。
智能座舱输入(控制)趋势
输入方式在历史上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变化和演进,之前的机械时代主要以按键、旋钮为主,后来随着手机等触屏的发展,改变了用户的交互习惯,带来了车内触屏的发展。但交互方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一个有机的结合,不同场景、不同功能由最适合的交互方式实现。
实体按键会被大幅度简化。实体按键因用户记忆复杂,且影响美观,未来会被精简,主要保留方向盘上的部分按键和滚轮交互。
语音交互将被广泛应用。未来,语音交互是车上最重要的入口,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对安全、便捷性甚至是对情感性的提升,语音可以控制除了车辆操作相关的所有功能,未来还可以根据声纹识别情绪或者用户身份,从而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但语音交互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受限于人工智能的水平,对语义和上下文语境的理解仍存在困难,BAT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在语音交互上会更有前景。
手势、面部识别也逐渐被尝试。现阶段从具体体验来看,手势控制识别准确度低,应用场景有限,短期内难以成为主流的交互方式,更多是厂家的探索性应用以及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手段。而面部识别短期内以身份识别为主,威马EX5、拜腾已经开始了初步应用。长远来看,面部识别可以识别用户情绪、疲劳程度、车内乘客数量,那么就可以针对驾驶员和其他乘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具有更多的应用价值和更广的前景。
智能座舱输出(显示)现状及趋势
输出方式在很早之前比较单一,只有仪表结合一些语音提示。2000年左右,中控屏开始出现,直到今天,中控屏几乎成为标配。未来车内屏幕主要呈现大屏化、多屏化、便捷化趋势。
1. 大屏化、多屏化。
如今屏幕尺寸变得越来越大,大尺寸屏幕肯定代表了未来趋势,从科技感以及对用户的吸引来看,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过大尺寸的屏幕现阶段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和难点,比如对视线的遮挡、屏幕发热、屏幕可靠性、发生碰撞后的安全问题。除了大尺寸中控屏,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也开始普及,造车新势力甚至在方向盘、车窗、车前、车后都加入了屏幕。屏幕数量的增多导致多个屏幕同时以不同方式呈现相同信息的干扰,因而减少信息冗余,在最合适的位置、最合适的时间显示最合适的信息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方面。
图片
2. 便捷化。
屏幕的体验,即清晰度、流畅度对用户来说也很重要,这也是老一代车机普遍存在的不足,只有一个大屏,体验却不好的情况下不能提升用户满意度反而会降低用户满意度。新一代车机在这方面的体验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基本上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未来显示信息越来越丰富,信息的有效组合、层级的设计就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点。如何做到信息丰富却不乱,甚至能够预测用户需求适时显示在适当的位置,这对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
自动驾驶时代智能座舱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虽然短期内不会对座舱产生太大影响,但更长远看将带来座舱的彻底颠覆。首先车联网和高度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高度融合,将产生全新的业态,即无人车出行服务。其次无人驾驶解放了用户,车内联网服务体验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最多场景的应用,在车内与家人视频、看电影、玩游戏、购物、卡拉ok、学习、工作会议都将成为可能。
为了满足用户的这些多场景需求,车内模式将得到扩展,可以根据驾驶、休息、办公不同场景进行转换,当用户需要休息时,方向盘可以收缩进去,座椅可以放倒甚至形成一张大床;当用户需要与其他乘员交流或者娱乐时,座椅可以旋转;当用户需要看电影时,整个车窗或者风挡可以变成一块巨大的屏幕……
总之,座舱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发展速度非常快,功能不断拓展和集成,信息显示更加丰富但更清晰,通过车联网云端互联,可以根据场景和用户需求相应显示,同时融合了语音、面部、手势等多种交互手段,更加智能便捷。这样的智能座舱酷炫、快速、易用、主动、类人、可定制、不断成长,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在车内的各种需求,极大地方便我们的出行、生活,充满想象,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