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系统使用指南

背景介绍

近些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速,各类智驾系统层出不穷。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先进功能,你是否已经跃跃欲试?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呢?这篇文章将针对市面上主流功能进行介绍,并着重介绍使用这些功能的注意事项。

智能驾驶时代下的驾驶员不再独自完成驾驶任务,车和驾驶员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只有互相了解,才能合作愉快,所以在上车之前我们先进行一波科普。

尽管各家汽车品牌对自己的功能进行了个性化的命名,例如特斯拉的AutoPilot,蔚来的NIO Pilot,上汽的AI Pilot等,其实现的功能场景基本大同小异。为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参照业界比较权威的SAE分级标准,按自动化程度对这些功能进行分类讲解。


L0自动驾驶

L0是最基础的功能,严格意义上讲也算不上自动驾驶,一般是指一些辅助功能,不会对车辆进行控制或仅短暂控制车辆的功能,主要用于一些危险工况的缓解。典型包括AEB,LDP,BSD等。

这些功能的使用也非常简单,由于功能涉及安全性,厂家往往将这些功能设计为默认开启。车辆启动之后功能就能自动开启,当发生危险时就会自动触发。而想要关闭这些功能就会复杂一些,一般可以在中控页面上找到相应的开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功能的设计目的并不是完全避免危险,而仅仅是危险的缓解。以AEB为例,我们从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消费者投诉AEB失效的案件,但是从功能本身的定义来说,AEB在某些程度上的失效也是“情有可原”。比如在高速驾驶的情况下,AEB作用可能会对后方车辆造成风险或导致车辆失控,权衡之下设计者会刻意抑制高速驾驶情况下AEB的作用。所以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不能因为有这些L0避险功能而放松警惕,同时也要做好功能误触发时的接管准备。


L1自动驾驶

指在横向或者纵向上能够持续对车辆进行控制的功能。最常见的就是ACC自适应巡航和LKA车道保持辅助了。ACC主流的激活功能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拨杆激活,另一种就是大部分厂商采用的在方向盘上通过物理按键激活。LKA则是设计在一定车速以上在有车道线的情况下便能自动介入控制。

在使用ACC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虽然ACC可以控制车辆跟随前车加速减速保持车距,但是该功能为了保证驾驶员的舒适性一般设计较平缓的加减速,因此在前车紧急制动或者前方有车切入的情况下还是需要驾驶员时刻留意踩下制动踏板避免碰撞。而在进行人为变道过程中,建议驾驶员先取消ACC控制,否则可能在变道过程中由于跟车目标的切换造成车辆加速减速,增加变道控制的不确定性。最后,不建议在城市道路上使用ACC,因为现阶段的ACC系统一般并不会对行人及自行车目标做出任何反应。

使用LKA时唯一要注意的是双手不能脱离方向盘。LKA控制车辆的依据就是地面上的车道线,所以当地面车道线不清晰或者混乱就很可能造成车辆失控。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必须及时介入控制方向。


L2自动驾驶

指在横向和纵向上能够持续对车辆进行控制的功能。和L1自动驾驶的差异仅在横纵向共同控制。主流的功能激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ACC激活后再操作激活横向功能,另一种则是把两个步骤整合为一步。

在某些特定场景下,这些功能理论上能够实现脱手驾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现行的交通法规还没有官方允许脱手驾驶。而且L2的功能使用中造成的风险还是由用户承担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小心为妙,尽量不要让双手脱离方向盘,集中注意力观察交通情况。网上也已经有太多因为功能误用造成的交通事故,最终的判决结果还都是驾驶员承担责任,由此也能看出法规对这类功能的态度和倾向了。有些人甚至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欺骗系统实现脱手驾驶,更是万万不可取的。


L3及以上自动驾驶

我们来到了SAE那张表格的右半部分。同样也是在横向和纵向上能够持续对车辆进行控制的功能,理论上不仅允许驾驶员脱手,还允许驾驶员不用一直目视前方。也就是到了这个等级以上,人才能真正地从驾驶任务中完全脱离出来。不过,这些功能实际在当前市场上几乎没有,我们就不多做介绍了。

总结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我们经常也能从各种宣传资料上了解到某车型的自动驾驶等级,但是由于现在的分级标准都不是强制实施的状态,国内外厂家往往存在一些过度宣传的行为,所以从宣传资料上的自动化等级去理解功能,暂时还是不可信的。在现阶段,我们需要一些自我判断能力。

至此我们主要介绍了L0、L1、L2等级下自动驾驶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自动驾驶功能,提高自身判断能力,并在未来的使用中轻松应对突发情况,共建良好的自动驾驶环境,享受自动驾驶带来的便捷。

来源:底蕴底盘,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新文章